目前,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年產量超過 7000 萬噸,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推行生物燃料乙醇。 美國和巴西生物燃料乙醇的年產量分別達到4422 萬噸和 2118萬噸, 位列世界前兩位,占世界總量的八成以上。生物燃料乙醇產業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美國和巴西通過財稅政策扶持及嚴格立法執法, 最終走上了市場化道路, 形成了先進的發展經驗。
美國經驗
美國的做法是為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立法并嚴格執法,頂層設計與整套的實施機制相結合。
1、 立法。 1978 年, 美國頒布了“能源稅率法案”,減少生物燃料乙醇用戶的個人所得稅,打開應用市場。 1980 年,頒布法案對來自巴西的進口乙醇征收高額關稅, 保護本國產業。 2004 年,美國開始直接對生物燃料乙醇的銷售商提供財政補貼,每噸 151 美元/噸。直補的方式使得生物燃料乙醇產量呈現爆炸性增長。現在,美國通過法規要求所有汽油至少混摻 10%的生物燃料乙醇。
2、 嚴格執法。 空氣資源署、環保局、稅務局等政府部門嚴格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包括生產商、油站、玉米種植者在內的企業和利益相關者進行管控。 為促進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有效實施,美國還制定了“ 可再生能源標準”(RFS)。 RFS 除了設定美國每年必須使用多少生物燃料外,環保局還通過標準中的“ 可再生能源序列號系統”(RIN)來確保生物燃料乙醇被真實添加進汽油中。
3、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 需求帶動下, 為保障供應,近年來,美國著手制定政策, 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 小布什在總統任期內提議為纖維素燃料乙醇提供 20 億美元的政府財政贊助,美國農業部于 2007 年宣布為纖維素燃料乙醇提供 16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正是依靠這些法律法規和執行系統,美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世界最先進、產品產量最高、發展最成功,并最終走上市場化發展的道路。
美國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頂層設計及管理機制
巴西經驗
巴西通過前期的“國家酒精計劃” 到此后的市場化調節來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產業。
1、“國家酒精計劃”。該計劃由巴西糖和乙醇委員會、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主導實施, 包括價格手段、總量規劃、稅收優惠、政府補貼、配比標準等多種政策,對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進行強力干預和控制。該計劃的實施促進了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基礎的建立。
2、政策退出。新世紀以來, 巴西逐漸減小政策力度,放松價格限制,交由市場定價。同時,巴西政府積極推廣靈活燃料汽車,消費者可以根據汽油價格和生物燃料乙醇價格的對比靈活選擇燃料,從而促進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
巴西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特征已經轉為市場化,政府僅在限定配比、提供稅收和貸款優惠方面發揮作用。
巴西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頂層設計及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