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 燃料乙醇助推美國能源獨立
2014年,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下降到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所未見的低點,在2005年達到60%的峰值后,到了2014年僅為28%。燃料乙醇增長在美國的能源獨立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若沒有4290萬噸的燃料乙醇,2014年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會是35%。
2014年,美國的乙醇產量取代了用于煉制汽油所需的原油約5.12億桶,這一數字大于每年從沙特阿拉伯進口的石油量。美國前總統福特和卡特的經濟顧問菲利普·K·費勒(PhilipK.Verleger)指出,由于有燃料乙醇,消費者在每加侖汽油上少支付0.50美元~1.50美元。
但美國人發展燃料乙醇的初衷卻并非解決能源問題。早在1979年,美國國會為保護農民利益,替農民增產的玉米尋找出路,同時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從尋找車用替代燃料的角度出發,建立了聯邦政府的“乙醇發展計劃”,開始大力推廣使用E10(添加10%乙醇)的汽油。該計劃的實施使美國的燃料乙醇工業得到迅速發展,燃料乙醇產量從1979年的約3萬噸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260萬噸,2000年又增加到490萬噸。
為了鼓勵燃料乙醇生產,聯邦政府對燃料乙醇給予每加侖54美分的補貼,地方州政府也根據本地情況給予一定的補貼。
意識到燃料乙醇對環境保護的作用是伴隨著乙醇汽油推廣而衍生的。隨著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斷上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控制CO2排放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視。2004年雖然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但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國,面對強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必須在降低CO2排放上采取實質性的行動。燃料乙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有明顯的減排CO2的效果,美國又通過推行RFS,把推廣乙醇汽油作為減排CO2的具體措施。
2006年9月,美國能源署發布《可再生燃料標準》(TheRenewableFuelStandardProgram,簡稱RFS);2009年4月加利福尼亞州頒布了《低碳燃料標準》(Low-CarbonFuelStandard),并于2011年1月正式實施。這些標準要求所有煉油企業、加油站銷售的油品中必須調和一定比例的可再生燃料,正是在標準的推動下美國實現了E10汽油全部覆蓋,超過汽油消費量的99%。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生產國,2014年燃料乙醇產量1849萬噸。巴西發展燃料乙醇源于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以及刺激糖價低迷時期國內甘蔗種植及制糖產業的考慮。
巴西1975年開始實施的“國家酒精計劃”用包括價格手段、總量規劃、稅收優惠、政府補貼、配比標準等方式推動燃料乙醇的全面推廣。
從2000年開始,巴西政府開始放松對燃料乙醇行業的強力干預和控制,以放寬價格管制為特征的市場化進程迅速開始。在市場化后的10年中,巴西推廣了靈活燃料汽車的應用,生物燃料乙醇生產進一步擴張,成本下降。
作為汽油的替代燃料,燃料乙醇在石油價格下跌時面臨需求下降的壓力。為維護市場對燃料乙醇的需求,巴西調整汽油中的乙醇配比。近期國際油價急劇下跌,巴西政府正在討論將汽油乙醇配比從25%提升至27.5%,并且將含水乙醇的相關稅負從19%減至14%,汽油稅從27%增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