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生物燃料乙醇后 未來玉米消費增長空間到底多大?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燃料乙醇在咱們國家并不是新生事物。15年前,為了消化陳化糧、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燃料乙醇產業在我國應運而生。說白了,它曾經還是咱們消化多余玉米(1697, -7.00, -0.41%)的重要手段之一。用超期超標的玉米、廢物秸稈等作為原料,產生清潔的汽油,部分解決目前困擾很多人的霧霾等問題,這就是十五部委日前發布的《實施方案》的基本邏輯。根據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給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年利用量將達到1000萬噸。而按照《實施方案》操作,到2020年,乙醇汽油的使用就將基本覆蓋全國。
玉米如何轉化成燃料的?
玉米轉化成酒精主要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全粒法,即玉米不需要經過處理,直接除去雜質,粉碎后就投料,稱之為全粒法玉米制酒,附帶生產出來的產品為DDG、DDS、DDGS。
第二種是濕法,玉米首先經過浸泡,然后像玉米生產淀粉一樣,破碎除去皮,再分離胚芽、蛋白以獲得粗淀粉漿,再生產酒精,這樣就可以獲得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纖維以及DDG、DDS、DDGS。
第三種是干法,就是先把玉米濕潤一下,不需用大量的溫水浸泡,然后破碎篩選,去除部分玉米皮和玉米胚,用獲得低脂肪的玉米淀粉來生產酒精,這樣附帶生產出來的是玉米油、玉米胚芽餅、纖維飼料以及DDG、DDS、DDGS。
未來玉米消費增長空間有多大?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在有力保障市場供應的同時,也帶來了政策性庫存高企等問題,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可調節糧食供求,有效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提高國家糧食安全水平,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其中提出在保障糧食供應和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著力處置霉變、重金屬超標、超期儲存糧食等,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據了解,燃料乙醇被認為是目前解決“問題糧食”的惟一途徑。按照《“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燃料乙醇等新能源屬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要達到1000萬噸。
據有關權威機構測算,我國每年產生的超期超標等糧食可支撐一定規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此外,國際市場玉米和木薯年貿易量達1.7億噸,5%即可轉化生物燃料乙醇近300萬噸。國內每年可利用的秸稈和林業廢棄物超過4億噸,30%即可生產生物燃料乙醇2000萬噸,為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生物燃料乙醇產業是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而我國目前恰處在玉米大量過剩的狀態。樂有華表示,國家戰略需要時,可以加快轉化超期超標糧食。如果供求緊張,主要用木薯等淀粉質的原料生產燃料乙醇,形成一個良好的調控手段。
7月14日,黑龍江省糧食局和美國谷物協會在哈爾濱舉辦的“中美玉米燃料乙醇行業交流論”上,與會專家指出,適度發展燃料乙醇能夠有效去玉米庫存、平衡玉米供需,充當國內玉米供求的“調節器”和超期儲存玉米的“消納池”。
據卓創農業統計,近年燃料乙醇的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其中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能占60%-70%,因此玉米燃料乙醇的產量在120-140萬噸,因此消耗玉米的量在360-420萬噸。如果按照汽油的消費量算,2016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在1.2億噸左右,若是按照10%的燃料乙醇添加比例,燃料乙醇用量高達1200萬噸,玉米的消費量在3600萬噸,可見未來燃料乙醇玉米消費量增長空間巨大,玉米下游消費結構也將發生明顯變化,在飼料玉米消費增長空間放緩的情況下,深加工玉米消費有望扛起玉米去庫存的大旗,中長期來看利好玉米市場。
更重要的是,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渠道,提高國家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