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扶持產能快速擴張,新建產能以發展非糧燃料乙醇為主
根據玉米供需情況的變化我國一直在不斷調整糧食政策。2007-2008年時為保障糧食安全,收回燃料乙醇項目審批權并推行臨儲制度,通過補貼大力鼓勵農民種植玉米。隨著產量逐年升高價格開始下降,2015年后為解決供給過剩問題逐步取消收儲政策,并且大幅調減鐮刀灣地區玉米種植面積,改變生產結構。現階段為消化玉米庫存,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產業,這一政策不僅有利于解決玉米(尤其是不可飼用的陳化玉米)供給過剩的問題,而且原料價格處于低位將給予深加工企業更大利潤空間。
國家出臺政策鼓勵發展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產業
據統計,截至2015年,我國燃料乙醇由7家定點企業生產,合計產能約249萬噸,這些企業大多是以玉米和木薯為原料生產1代、1.5代乙醇,僅龍力生物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生產2代乙醇。隨后在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下,我國燃料乙醇產業快速擴產,目前在建和規劃中的新增產能合計約為160萬噸,并且在新建產能中不再有以糧食作物為原料的1代燃料乙醇,均向著以木薯和纖維素為原料的方向發展。已有的和新建產能合計超過400萬噸,2016年我國汽油消費量約為1.2億噸,當含乙醇10%的車用乙醇實現完全覆蓋時,總需求量約為1200萬噸,仍有800萬噸的供需缺口,預計未來2-3年將是燃料乙醇產能建設密集期,且主要向2代乙醇發展。
截至 2015 年國內燃料乙醇產能分布
我國燃料乙醇在建產能情況
2、玉米乙醇補貼逐步取消,補貼政策
從補貼政策方面來看,自2009年起對第一代燃料乙醇的補貼標準快速下降,從最高的2056元/噸經過三年降至500元/噸以下,并且自2016年起正式取消;而另一方面,以木薯和纖維素為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補貼標準較高且比較穩定,其中 木薯乙醇的補貼額為500 元/ 噸 ,纖維素乙醇的補貼額為800 元/ 噸。補貼政策的傾斜也對企業技術發展和產能擴張方向提供引導。
第一代燃料乙醇補貼標準不斷下降直至取消
3、大力發展燃料乙醇利好玉米去庫存
據數據顯示,當前國內玉米庫存量約為2.1億噸,庫銷比超過100%,去庫存壓力大。在庫存陳糧中,有相當一部分因時間過長、儲存不當等因素導致霉變和黃曲霉素超標,難以通過飼料和食用加工消化,因此通過發展燃料乙醇消耗數量過大且品質較差的陳化糧在短期內是十分有利的。
從目前的產能分布情況來看,玉米乙醇的產能約為170萬噸左右,到2020年燃料乙醇總產量達到1200萬噸時,當玉米乙醇在燃料乙醇中的滲透率分別為15%、30%、50%和60%時,按產出率0.32計算,消耗玉米用量分別為563萬噸、1125萬噸、1875萬噸和2250萬噸,利好玉米去庫存和糧價回升。
燃料乙醇消耗玉米陳糧測算